5000年前的良渚贵族是怎样生活的?

日期:2020-03-26  访问量:7367  文章来源:世界遗产

史前时代的太湖流域,

有一座临水而居的城市——良渚古城。

壮阔辉煌的良渚王都坐落在山间平原上,

这里曾是一片河湖遍布的水乡泽国。

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东北角的雉山上俯瞰外城

    5000多年前,良渚人来到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营建良渚古城。曾经繁盛一时的良渚文明在时光的侵蚀中隐去了身影,但却悄无声息地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提供了实证。国际著名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曾高度评价过良渚文明:“良渚不仅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源头,也是东亚最早的文明。”

    由于并没有文献记载,我们只能透过残存在地下的遗迹、遗物来解读当时的社会。时至今日,气势恢宏的王城、工程浩大的水利系统、技艺高超的手工业、发达的水稻种植业、神秘的原始宗教等等,无一不让世人惊叹。

良渚的神人兽面纹

    在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一群无法被忽视的人——贵族阶层,他们是一切重要社会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良渚古国已经在方方面面体现出国家治理的形态。通过对良渚古城遗址多年以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可对当时良渚贵族的生活窥知一二。

 

1

良渚贵族无疑是杰出的城市规划师,

今天我们所见到古城的选址是他们集思广益的结果。

    良渚古城内外的结构层次分明,核心区由内而外分别是宫殿区、城墙和外郭城,城外还有多条水坝构成的大型水利系统。宫殿区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土石方量达228万立方米,在胡夫金字塔建成之前曾是地球上最大的单体建筑物。

良渚古城整体结构图

建土台

    宫殿区又分为大莫角山、小莫角山、乌龟山三处人工堆筑的土台,上面皆有房屋遗迹。良渚王很可能居住在大莫角山台地上,这里也是整个城内的制高点,海拔最高处约18米。大莫角山台地上分布着七座大型宫殿建筑,面积在300-900平方米不等。

莫角山宫殿区推测复原示意图

    虽然如今仅余房基、木构件和墙块,但是不难想象,那时土木结构的宫殿十分宏伟庄重,十几米长的木构件之间以榫卯的方式相连,使得整个建筑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荷。大型木构件撑起了整个建筑,墙体则以毛竹为骨,用草拌泥抹成平整的墙体,将较为纯净的黄色黏土调和成泥浆涂于外壁。随后经过几百度高温的炙烤就形成了红烧土墙体,这使得建筑更加坚固,利于防潮。

 

住宫殿

    登台远眺,北面是巍峨的青山,西面是高等级贵族王陵,东面是穿城而过的钟家港,南面是开阔的沙土广场,城内景象一览无余。居住在宫殿内的良渚统治者曾在这里俯视他的臣民、检阅军队或是发布各种政令。不知道良渚国王是否会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仰望星空,向浩瀚的宇宙寻求神祇的指引?

 

夯城墙

    良渚古城内城由长约6000米的夯土城墙围合合成,面积近300万平方米,相当于四个故宫的大小。

    为了抵御暴雨和山洪的侵袭,良渚先民在城外建设了庞大的水利系统。筑坝主要依靠草裹泥工艺,即利用芦荻和茅草捆裹泥土制成。大量的草裹泥被堆叠在一起,类似于现代的防洪沙袋。这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时间还要早上大约一千年。

 

督建筑

    整个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的总土方量约为1005万立方米。一万个人以农闲时间参与建设100天计算,需要近30年。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果没有贵族阶层的设计和领导是无法实现的,他们每天的生活除了尽享人世繁华,也需要以极大的精力投入工作。

 

2

对众多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表明,

古代良渚贵族以稻米为主食,

以家猪为主要的肉食消费对象,

通过狩猎、捕捞、采集等方式作为食物补充,

形成了相对合理的饮食结构。

    良渚古城分布于天目山两支余脉大雄山丘陵和大遮山丘陵之间的东苕溪冲积平原上,连绵的青山、周围密集分布的河网和广布的湿地为良渚先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木材资源、矿产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

良渚古城遗址航拍照

良渚古城内同样河网密布,除了沿着城墙的城河之外,在城内共发现51条古河道,构成纵横交错的水路交通系统,整个良渚古城犹如一座水城。可见,水运是当时的主要交通方式。因此,贵族们出门要选择独木舟或者竹排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又宽又长的木桨拨动水面,能够加快行船速度。同样,城外的大量物资运送也要通过水运实现。

 

广积粮

    考古学家们通过长期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与良渚古城贵族生活及饮食相关的动植物遗存。以发达的稻作文明为特点的良渚社会,自然离不开水稻的供应。

良渚古城莫角山东坡出土的炭化稻米

    良渚人以水稻为主食,莫角山东坡曾出土过约2.6万斤的稻谷,莫角山以南的池中寺遗址曾发现超过39万斤的稻谷。虽然并未在良渚古城遗址内发现水稻田,但是大型粮仓的出现证明了水稻的主食地位。另外,这还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讯息,即“城里人”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口粮从城外供应。在距古城约30公里的杭州茅山遗址,发现了目前最大的良渚文化稻田,总面积80多亩,可能是当时的“国营农场”。

浙江余杭茅山遗址良渚文化晚期水稻田

吃瓜果

    南酸枣、桃、李、杏、菱角和芡实等果蔬类食物也是良渚先民选取采摘的可食用植物。当时的桃子已经被人工栽培,和现在的毛桃相差不大。另外,李子也存在人工栽培的可能。在夏秋时节,应该会存在大量采摘果蔬的活动。

 

饲家猪

    我们习惯性地将良渚时期的生活场景描绘为“饭稻羹鱼”。虽然稻米和水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但是与哺乳动物和鸟类所带来的肉食资源及副产品相比,它们在膳食的营养构成上就略显单薄了。

良渚古城钟家港遗址中出土的家猪骨骼

 

    面对营养不足的困境,良渚人又一次发挥了自己的智慧。他们大量饲养家猪,猪骨数量大概占到古城内出土所有哺乳动物比例的80%以上。家猪当然也不是饲养在城内的,同样通过水路从城外的各个供应点运来,以供贵族享用。

 

食野味

    狩猎野生动物,尤其是各类鹿科动物已经成为了肉类资源的重要补充形式之一。目前,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可鉴定出种类的野生动物达到30余种,它们都是良渚贵族的盘中餐。饲养和狩猎经济的存在,反映出良渚先民对于食物品质的追求层次已经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可能更注重于饮食的营养均衡,这是一种对于营养知识的原始认知。因此,如果我们今天对于良渚人食谱的认识还停留在“饭稻羹鱼”的层面,明显是不够的,至少还要加上一句“饲猪狩鹿”才更为合适。

    良渚先民对动物资源的利用方式已经非常广泛,动物的价值不仅仅是食用,动物的骨骼、牙齿和角可以制成各种装饰品、生活用品或者实用工具。种类丰富的动物群构成了良渚人生活的一隅,沿河两岸的湿地、草地、芦苇丛中依稀可见他们追逐野兽的身影,河边的细砂印过他们捕鱼捞蚌的足迹,林荫小径仿佛还回荡着他们牧豕嬉闹的笑声。

 

3

鼎盛时期良渚古城内大约生活着两万人,

大多为贵族和手工业匠人。

 

集百工

     匠人主要为良渚贵族服务,在位于钟家港古河道两岸的作坊区制作玉器、石器、骨器、漆木器等产品。匠人们的服饰标配可能是麻衣加木屐,五千年前江南地区多雨湿热,良渚人的服饰可能较为讲究,除了御寒、遮羞、装饰之外,还是区分身份等级的标志之一。这样一个百工云集、作坊林立的王都是何等的繁华富庶。

良渚遗址出土的漆器:漆杯复原图(上),漆盘(下)

制陶器

    虽然尚未在良渚古城内发现烧制陶器的陶窑,但是大量精美陶器的出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良渚贵族生活的奢华。陶器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无异于家中锅碗瓢盆之类与饮食息息相关的一系列用具。讲究饮食的良渚人,烧制了各式各样的陶器来炊煮或者盛放食物。鼎是一种古老的三足而立的炊具,一般用来煮粥或者其他汤水较多的食物。精致的贵族们估计也十分讲究摆盘,豆、簋、盘等器皿的造型各不相同。鬶、壶、杯等盛器则用来盛放水等液体饮料。看着这些风格迥异的陶器,仿佛看到了五千年前居住在宫殿中,权势滔天、穿丝佩玉的贵族们,吃肉喝酒,大快朵颐。

良渚古城钟家港遗址中出土的陶器

刻符号

    良渚人还在陶器上刻划了各式各样的符号,虽然现在还没有办法去释读,但这些很有可能就是原始文字的雏形。目前,共发现了340余种、700多个刻符。符号有时单独出现,有时成组出现。刻符的制作明显较为随意,绝大多数类似于幼儿的简笔画。在余杭南湖遗址出土的一个圈足罐上足足刻了12个符号。有古文字学家推测,上面记载了一个捕虎的故事。

 

雕纹饰

    除了刻符,良渚先民们还致力于在精美的黑皮陶器或者玉器上雕刻图案,以动物主题的纹饰为主。所表达的动物造型更加多样,包括鸟、龙、鹿、鳄鱼、龟、狗等,还有很多难以辨认种类的动物。

良渚文化遗址中的动物形象

 

    总体而言,鸟纹是良渚文化动物图像中最为丰富的题材,也是除神人兽面图案之外最常见的纹饰,一般位于神人兽面纹的从属位置——其左右或下方,一个神徽与两只鸟纹相对应。鸟纹是神人兽面纹主题纹样的组成部分,不构成独立层次的崇拜意义。鸟纹主要见于玉琮、冠状饰、玉璜及三叉形器等玉器上。

    玉鸟和艺术化的鸟纹或鸟符,均可视为对东方沿海和东南地区鸟崇拜传统的承袭和发展。与其他新石器文化,例如凌家滩遗址、石家河遗址中发现的形态各异的鹰、隼等猛禽类形象相比,良渚的鸟形象更加温和。鸟的喙部皆短小而直,表现出的是雀、鸽类的形象。这些纹饰除了装饰审美层面的追求,可能还蕴含着很深的社会意义。

 

 

4

良渚先民是世界上较早掌握历法的一群人,

通过长期观察太阳的方位和日影的变化,

渐渐形成了一定的科学认识。

 

建祭台

    在选定王城位置后,贵族们并没有急于建城,而是遵循他们的精神信仰先建造了祭坛。位于古城北面和西面自然山丘上的瑶山和汇观山祭坛,都属于良渚文化早期遗存。最初是祭祀活动的场所,可以用于确定方位和观象测年,继而指导农业生产。当原有的宗教功能废弃之后,便成为了高等级贵族们的墓地。

 

琢玉器

    目前发掘的良渚文化墓葬材料表明,良渚社会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分化和职业差异。这些差异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群体和地域性的集中体现。

    在良渚社会中玉器与贵族的生活息息相关,而高等级墓葬中随葬的玉器正是贵族“视死如生”观念的最好体现。墓葬中出土的琮、璧、钺、璜、冠装饰、三叉形器、锥形器等玉器最具特色,对于考古学家们探索墓主人的身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良渚遗址出土的玉器:反山出土的玉璜(上),瑶山出土的玉琮(下)

 

    良渚古城内与宫殿区一水之隔的反山遗址就是高等级贵族墓葬的典型代表,可以确定已经达到了王陵的级别。其中,以12号墓规格最高,出土了六百余件玉器。考古学家将其中出土的体量最大的玉琮称为“琮王”。内圆外方的玉琮是最具代表性、辐射面最宽、影响力最强的玉器,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原始宇宙观,是对神人兽面纹所蕴含的神灵崇拜的重要载体。神人兽面纹存在于良渚文化发展的全过程,遍布于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所有良渚文化遗址中,辐射范围达数百万平方公里。它的形态固定,在玉器上位于核心位置,也是象牙器、嵌玉漆器等其他良渚文化高端礼器上的主要图案。

 

奉神徽   敬天地

    在世界上许多早期文明的宗教中,古人往往相信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神,众神各自掌管着不同的事务。早期人类的生存异常艰难,希望通过崇拜各种神,来实现愿望,似有一种万物皆可“神化”的现象。原始宗教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崇拜神以及向他们进献贡品和牲畜来取悦各类神灵。

神人兽面纹

 

    对比其他早期宗教系统,良渚人所信奉的宗教似乎有着很大不同——他们存在着相同的信仰。神徽是良渚国王和民众共同崇拜、尊敬的最高乃至唯一的神,反映了长江下游环太湖区域性国家存在着高度一致的统一信仰。

    与世界上其他已经消逝的古代文明类似,良渚文明的骤然消失令人唏嘘。但是作为早期城市文明,良渚无疑是当时优秀的典范,作为精英阶级的贵族们功不可没。

春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摄影/李力行

    千年也许并不遥远,透过这些考古发现,我们仿佛能够隐约地看到那个临水而居的古老国度。直至今日,良渚文明仍然对中华文明产生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