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焕发生机

日期:2022-07-12  访问量:3570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疆,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家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内蒙古草原孕育出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富有特色的文化遗产,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2012年6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蒙古族长调民歌和蒙古族呼麦分别于2005年、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东北约20公里处的金莲川草原上,1260年,忽必烈在此登基,并把这里定为蒙古汗国新的首都,1263年改名为上都,亦称上京、滦京等。

此后,元上都逐渐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中心,繁荣兴旺达近百年。1358年,元上都毁于战火。

1964年10月22日,元上都遗址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996年至2012年,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遗产走过长达16年的漫漫征途,一届届政府的努力坚持、一代代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终于使这座“拥抱着伟大文明的废墟”跻身世界遗产行列,2012年6月29日,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官员苏珊女士向大会陈述元上都遗址时的洪亮声音言犹在耳:“中国元上都遗址作为草原都城遗址展示了文化融合的特点,见证了北亚地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碰撞及相互交融,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在元上都遗址审定报告中提出:“元上都遗址的位置和环境显示出,来自于蒙古族和汉族两者在价值观及生活方式上的共同影响,展现了两个民族结合的城市规划模式,证实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并存与融合。”元上都遗址是中华文化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

元上都遗址申遗成功后,内蒙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着这一世界遗产,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局组建,《元上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元上都遗址生态环境与特色景观保护规划》等多项法规文件相继出台。探测遗址、保护性修缮核心保护区、建立遗址博物馆、完善各类监测设施、打造“中国·元上都”四季文化旅游品牌、推动遗产数字化展示等一系列保护修缮与传承利用工作,使元上都遗址“活”了起来。

2021年10月,元上都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名单。随着元上都遗址考古工作的积极开展,不断加深了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遗产价值的研究。元上都遗址所处的自然美丽的金莲川草原、错落有致的建筑遗迹从不同角度展现着中华文明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使更多的人寻着 《马可·波罗游记》的东方神话前来遍访游览。

在内蒙古草原上,不仅是作为世界遗产的元上都遗址令人心驰神往,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和蒙古族呼麦更是愉悦心灵的天籁之音。值得称道的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成功的,成为我国第一个与其他国家联合申报并成功入选的典范,是对人类文化多样性作出的杰出贡献。

多年来,内蒙古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内蒙古非遗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指引下,针对蒙古族长调民歌和蒙古族呼麦的保护传承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积极推动建立中蒙两国双边合作机制,召开多次蒙古族长调国际性学术会议;深入开展中蒙两国境内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联合田野调查,采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积极开展蒙古族长调民歌抢救性录音,录制了大量濒临失传的蒙古族长调民歌珍贵曲目;实施蒙古族长调民歌和蒙古族呼麦传承的“千校万户计划”,支持近百所中小学校开展蒙古族长调民歌和蒙古族呼麦进校园,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广泛传习。这些措施在全区范围掀起了蒙古族长调和蒙古族呼麦保护传承的热潮。

蒙古族长调民歌和蒙古族呼麦也受到越来越多不同民族人们的喜爱与传唱,并被全世界接受与欣赏。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如今流传于蒙古族的呼麦艺术是中国古代长啸艺术的现代遗存,早在秦汉、魏晋时期就流行的长啸乐理与呼麦一致,长啸作为来自草原的声乐艺术,魏晋时期被中原音乐家推向高峰,后经蒙古族发展为呼麦,生动展现了多民族文化交融互鉴的历史,是中华文化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要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内蒙古在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十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将接续奋斗再出发,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讲好内蒙古故事,守护好精神家园,让内蒙古大地上的文化遗产在全国乃至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让内蒙古的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