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初评结束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日期:2016-08-17 访问量:6257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报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评选初评近日结束,中国古代车舆价值挖掘及复原研究等20个项目入围终评。
根据《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励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创新奖励办法》)和《评审原则》,“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初评采用函审方式,两位以上主审专家共同推荐的项目进入终审。本次初评共评审符合参评条件的49个项目,共有42位相关专家参加主审。经统计,两位以上主审专家推荐的项目为20项。
本次入围终评项目具有以下特点,在类别上,既有对古代传统工艺的科学化研究,也有针对文物保护现实需要的科技攻关。其中,应用研究类占绝对优势,20个项目中16项是应用研究,占整个项目的80%;基础和管理类研究共4项,占20%。虽然应用类占绝大多数,但都包含基础研究。在参与情况上,既有中央科研院所,也有地方单位;既有高等院校,也有企业。在来源上,既有国家科研计划项目(A),也有部委(B)省级(C)计划和社会基金资助(D)项目。在完成情况上,部分项目在一两年之内完成,也有一些项目跨时间长,如敦煌研究院“敦煌莫高窟风沙灾害预防性保护体系构建与示范”项目,从1988年10月开始,到2014年底完成,持续了16年多;大部分项目是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联合攻关。
本次评选,主办方在系统总结以往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工作评价的科学研究,进一步改进参评标准、评价方式、评价要素,使评选工作更加科学、更加规范,以达到通过评选推介活动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鼓励文物保护科技工作者锐意进取,普及文物保护科学知识,促进科技在文物保护利用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高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和文物保护服务社会的能力的目的。(“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评选活动办公室)
入围终评项目(按申报单位行政区划排序)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单位 |
主要完成单位 |
1 |
大遗址保护行动跟踪研究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
2 |
高句丽墓葬壁画微生物病害防治研究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南开大学、中科院微生物所、华大基因研究院 |
3 |
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4 |
博物馆文物防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博物馆、 北京交通大学、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雅安市博物馆、成都博物院 |
5 |
数字圆明园 |
北京数字圆明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
北京数字圆明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清大仿通科技有限公司 |
6 |
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
云冈石窟研究院 |
云冈石窟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中南大学 |
7 |
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保护复原研究 |
山西博物院 |
山西博物院 |
8 |
绍兴印山越国王陵原址保护工程 |
南京博物院 |
南京博物院、绍兴市柯桥区文化发展中心、宜兴金陵文物保护研究所 |
9 |
古代建筑营造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 |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 |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
10 |
大型饱水木质文物的真空冷冻脱水研究 |
浙江省博物馆 |
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大学 |
11 |
基于丝肽-氨基酸的脆弱丝织品接枝加固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 |
中国丝绸博物馆 |
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理工大学 |
12 |
干缩变形木质文物润胀复原关键技术研究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大学、河南博物院、南京市博物总馆 |
13 |
饱水简牍乙醇-十六醇填充法脱水保护 |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 |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长沙简牍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博物馆 |
14 |
遗址博物馆环境监测与调控关键技术研究 |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等 |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科院地球环境所、汉阳陵博物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15 |
考古发掘现场出土脆弱遗迹临时固型材料研究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16 |
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捻金线的科学分析与研究 |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法门寺博物馆 |
17 |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及预警 |
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博物馆 |
18 |
中国古代车舆价值挖掘及复原研究 |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北京东方艺珍花丝镶嵌厂、河北省承德金枋传统艺术开发有限公司 |
19 |
敦煌莫高窟风沙灾害预防性保护体系构建与示范 |
敦煌研究院 |
敦煌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20 |
敦煌石窟壁画数字化工程 |
敦煌研究院 |
敦煌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