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日期:2016-08-15  访问量:4598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报

      甘肃保存有不同历史时期长城遗迹, 素有“长城天然博物馆”之称, 而嘉峪关作为甘肃夯土长城保护示范基地, 通过嘉峪关长城本体保护工程、 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建设、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工程 (遗产公园) 三大工程建设, 在长城保护和监测领域均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在遗产监测工作不断探索完善的大背景下, 如何更好地开展嘉峪关夯土长城的监测工作, 构建符合嘉峪关遗产类型的监测体系? 结合这两年来的监测实践, 笔者对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尽快实现同国家总平台的互联互通。 依照 《嘉峪关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不断完善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各项应用功能。 在预警管理平台升级优化完成之后, 尽快实现同国家总平台对接, 在国家层面上向全国其他遗产类型相似、 监测指标相近的遗产地推广监测成果及监测模式。

      扎实开展实地调查研究。 根据监测工作需求, 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制定了野外长城病害调研计划, 实地调查嘉峪关境内所有的长城、 墩台、 城堡等, 记录施工工艺、 病害类型、 发育程度并进行成因分析, 为制定野外夯土长城监测流程和监测技术规

范提供资料支持, 同时也为日常监测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建立监测预警管理体制。 嘉峪关境内世界文化遗产点多, 分布范围广, 监测难度大。为弥补专职监测人员的不足, 协同各遗产点管理单位, 形成以关城为核心辐射全市的横向监测网络和监测中心主监测遗产地主巡查的纵向监测管理机制。 各遗产点管理单位负责开展日常巡查和管理工作, 定期监测和反应性监测则由监测中心专职监测人员来完成, 建立日常监测、 定期监测、 反应性监测三级预警管理体制。 通过遗产监测中心监测系统工程一期工程建设, 基本实现了嘉峪关遗产监测信息的汇聚存储和可视化综合展现,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智慧计算、 虚拟现实、三维仿真建模等手段为嘉峪关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监测系统二期工程的实施, 将着重考虑提高监测管理的科学性,真正实现“大遗址、 大科技、 大保护”的监测保护理念。

     贯彻一条主线。 为避免在遗产监测这一新领域“闭门造车”, 应根据嘉峪关遗产类型的特点, 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 积极参加与遗产监测相关的技术培训, 提升监测人员业务素质, 也可以走出去向在遗产监测方面有所建树的兄弟单位学习。做到三个有利于。 监测中心作为专职监测研究机构, 在业务提升过程中, 应紧紧围绕一切有利于监测工作的有序推进, 一切有利于监测数据的精准可靠, 一切有利于监测中心的长远发展开展监测工作, 按照“业务研究有突破、 监测能力有提升、 决策水平上台阶”的总体规划, 全面促进监测工作的科学高效开展。

     深入探讨监测方式方法。 土遗址监测作为新学科新领域, 没有标准的规范可供参照, 加之各遗产地遗产类型不尽相同, 监测要素各异, 充分利用监测系统工程一期工程建设成果, 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结合遗产病害调研情况探讨符合嘉峪关遗产类型的监测方式方法, 会同测绘、 气象、 地质、 岩土、 古建筑等专业部门共同制定科学精准的预警阈值, 为监测工作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现阶段监测中心所积累的监测数据还不足以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 但以研究带动发展的思路是可行的。 通过课题研究, 一方面可以提高监测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监测中心在监测领域的影响力。 在课题研究取得

一定成果的时候可以适时组织全国监测领域的专家交流会, 探讨监测方式方法及理念, 为日后开展专家评估及咨询奠定基础。

     广泛开展联合研究。 作为科研单位, 仅靠自身探索发展远远不够, 可以通过和国内在文物保护及监测领域有所建树的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研究,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取长补短, 一方面可以弥补监测中心设备不全技术不足的缺陷, 另一方面可提升监测人员的科研能力。

      向全国推广长城监测经验。 应适时组织人员根据最近几年监测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撰写夯土长城监测规范及编写长城监测总报告, 争取在国家层面向外推广。 可以积极向甘肃省文物局、 国家文物局请示, 在嘉峪关召开长城监测年会, 将嘉峪关的长城监测

经验向全国其他遗产类型相近、 监测要素相似的单位推广。

      未来, 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将依托嘉峪关万里长城文化遗产资源优势, 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嘉峪关长城乃至中国西部地区夯土长城监测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 争取将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建成国家级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基地 (分中心)——中国西部夯土长城监测中心。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