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09-06
饮食“申遗”是否“太疯狂”? 冯骥才忧心
羊肉泡馍、广式月饼等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担忧—— 最近,各地传统饮食“申遗”项目纷纷上马,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种提法我不太欣赏。”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会会长赵建文则认为,“用‘非遗’称号来打广告有何不可?”那么,什么文化现象才合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签是否应
01
09-06
文化遗产与传播论坛在京召开
2009年5月25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承办的首届文化遗产与传播论坛在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以“保护 参与 共享”为题发言,论坛分为四个环节,出席论坛嘉宾分别从各自的视角就“文化遗产与传播”这一主题进行发言,论坛由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王军司长主持,董保华副局长做论坛总结发言,传媒领域众多专家、学者、一线记者代表、文博机构代表、局机关各司室负责同志等出席论坛。
19
09-05
故宫大修转入常规修缮阶段
5月5日,故宫修缮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召开第六次全体会议。文化部部长蔡武、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以及故宫修缮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 按照《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大纲》规定,2008年是故宫维修工程近期规划的最后一年,从2009年起,故宫维修进入常规修缮阶段。2008年,故宫维修工程共竣工面积4956.44平方米。改造钟粹
19
09-05
西安市委中心组举行文化遗产保护学习报告会
中国文物报讯 5月7日,西安市委中心组举行学习报告会,邀请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作《留住城市文化的“根”与“魂”》的专题讲座。陕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清云主持讲座,市委中心组成员、市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各区县主要领导参加报告会。 单霁翔强调,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事业正在经历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性转型,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逐步深化,更加注重世代传承性和公
19
09-05
文化部蔡部长在故宫维修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 蔡 武我是第一次参加故宫维修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全体会议。文化部的工作千头万绪,故宫的保护和故宫博物院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文化部的一项重点工作。这是由故宫的重大价值决定的,是由故宫整体维修工程的重大意义决定的。2001年和2003年,国务院两次召开会议,研究故宫古建筑维修和文物保护有关问题,决定了故宫整体维修工程,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故宫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为了落实国务院会
19
09-05
明清宫廷建筑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
5月12日上午,“明清宫廷建筑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 研讨会由中国紫禁城学会和沈阳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会议吸引了中国紫禁城学会16个团体会员单位的近80位专家学者参加。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武斌、中国紫禁城学会名誉会长周干峙、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出席会议。 会议围绕“宫廷建筑文化”这一主题,从
19
09-05
江苏筹划文化遗产日活动
6月13日是第四个文化遗产日,第4届江苏省文物节亦将同时举行。江苏省文物局将以南京为主会场,在全省各地同时举办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江苏省文物局拟开展的主要活动包括:召开2009年文化遗产日暨第4届江苏省文物节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组织省级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对文化遗产日暨文物节活动以及建国60年来江苏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进行集中宣传报道;举行2009年文化遗产日暨第4届
19
09-05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就灾后文化遗产保护有关问题答本报记者问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加快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记者:地震发生一年来,您10余次走进灾区考察工作,对灾区的文物抢救和保护,您有怎样难忘的记忆和感触? 单霁翔:感触最深的是人,是人的精神。每一次进入灾区,我都深切地感受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所凝聚和迸发出感天动地的伟大力量,是最令人难忘的。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
19
09-05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就灾后文化遗产保护有关问题答本报记者问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加快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记者:地震发生一年来,您10余次走进灾区考察工作,对灾区的文物抢救和保护,您有怎样难忘的记忆和感触? 单霁翔:感触最深的是人,是人的精神。每一次进入灾区,我都深切地感受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所凝聚和迸发出感天动地的伟大力量,是最令人难忘的。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
19
09-05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就灾后文化遗产保护有关问题答本报记者问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加快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记者:地震发生一年来,您10余次走进灾区考察工作,对灾区的文物抢救和保护,您有怎样难忘的记忆和感触? 单霁翔:感触最深的是人,是人的精神。每一次进入灾区,我都深切地感受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所凝聚和迸发出感天动地的伟大力量,是最令人难忘的。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
19
09-05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征文评选活动结束
218位作者的205篇征文获得优秀奖 中国文物报: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精神,落实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办公室主任工作会议的要求,进一步宣传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使文物普查工作不断深入人心,掀起新一轮宣传高潮,推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深入开展,国家文物局于2008
15
09-05
“世遗中心”称赞苏州创意
“天文年与世界遗产”夏令营7月开营,多国青年将欢聚苏城 日前,2009国际天文年第六届中国世界遗产国际青少年夏令营组委会收到了来自印度尼西亚卡查马达大学(译音)两名女生的邮件,表示要报名参加将于今年7月在苏州举行的这一夏令营活动。至此,该夏令营已经收到了来自境外10个国家和本国多个城市学生的报名,为历年来最多的一次。 在苏州举行的中国世界遗产国际青少
14
09-05
贵州省荔波县世界遗产保护获国外多项资助
5月12日,记者从贵州省荔波县委宣传部获悉,由欧盟捐助资金300万元,贵州省配套资金500万元,总计800万元,在荔波世界遗产地等建立“土地整理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点,项目将于2010年10月结束。另外,荔波遗产地还获得奔驰公司资助150万元。 建立“土地整理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点,目的是通过项目探讨如何把多样性保护融入土地整理的各个环节以及适合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中的新技术。该项
10
09-04
中国将在内蒙古建4个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区
(内蒙古新闻网09-04-09)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了解到,我国将投入近2亿元在呼伦贝尔建立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俄罗斯4个少数民族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区。 博物馆负责人表示,这4个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少数民族遗产保护区项目将对这4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抢救,内容涉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族文物、语
10
09-04
巴南区倾力打造巴渝文化遗产保护旗舰
2009年元宵节,重庆市主城区巴南区人民广场上,接龙民间吹打、木洞山歌、花溪歌舞、姜家龙舞、接龙梆鼓舞等巴渝特色浓郁的文艺精品汇演令数千人酣畅淋漓;近年来相继问鼎的多个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荣誉,使古老的巴文化 大放异彩;参与全国十二家省级电视台录制的国际文化交流片《西部之约》,作为台湾云将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