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1-11

生态雅安 演绎绿色传奇

今年9月24日,2011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发布暨绿色经济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正式发布了《2011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公布了我国30个省(区、市)和34个大中城市的绿色发展指数。  报告显示,我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西部地区省份在排名上继续领先中部地区。从整个榜单来看,东部地区的总体绿色水平相对比较高,西部地区的绿色发展资源禀赋优势明显。
18
11-11

四川卧龙大熊猫竹林面积呈扩大趋势

记者11日从省林业厅了解到,历时半年多的卧龙2011年大熊猫主食竹监测工作已经完成。与去年监测情况相比,新生竹较多,长势良好,卧龙大熊猫的主食竹正处于壮年期,竹林面积呈现整体扩大的趋势。  今年竹子监测路线和去年一样,有三江中河、五一棚、核桃坪、黄草坪四条线路,每条线路20个样点地块。  监测工作主要是找到去年设定的检测地块,鉴定这里的竹子种类,测量竹子的数量、高度,开花竹等情况;同时记录竹子样方
18
11-11

“熊猫侦察兵”探秘野生大熊猫生存环境

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的黑竹沟自然保护区,生活着一群野生大熊猫,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对外界来说,一直处于神秘状态。10月底,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募4名“熊猫侦察兵”,走进这片原始丛林,对野生熊猫的生存状态进行调查。  “每年冬天下雪的时候大熊猫就会下山,跑到村子里抓老百姓的羊吃,有一回把一个贫困户家里仅有的几只羊都吃光了。”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村的彝族汉子曲别刮虎说。  “据村
18
11-11

专家:丽江古城的又一次飞跃

与平遥古城、周庄古镇、和顺古镇、大理古城等同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同类型文化遗产的地区相比,丽江古城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有什么优势?应如何去保护?  11月12日,由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遗产监测中心实施、历时两年完成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突出普遍价值保护管理研究”项目课题通过专家评审,该课题对上述一系列问题给予了回答。与会专家认为,该课题是“丽江古城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和‘丽江模式’之后
18
11-11

福建南靖土楼:中国第36处世界遗产

“先行先试看海西--第八届全国网络媒体海峡西岸行”今天来到享有“世界文化遗产”美誉的福建南靖土楼。  据随行的工作人员介绍,福建土楼产生于11-13世纪的宋元时期,经过14-16世纪(明朝中期)的发展,至17-20世纪上半叶(明末清初、中华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建一座土楼一般要经过选址定位、开挖
18
11-11

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 什刹海将腾退多座古建

“十二五”期间,结合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西城区将启动大运河北端海潮庵、什刹海寺等文物建筑的腾退和保护利用。  列入腾退和修缮计划的还有会贤堂、拈花寺、天寿庵、真武庙、永泉庵等文保单位。广化寺前的卫生部招待所将实施拆迁改造,恢复放生池,作为文物景点对社会开放。  此外,西城区还计划对小井胡同、小半截胡同、苇坑胡同等28条道路逐一修缮。(责任编辑:曹凤娇)
17
11-11

探寻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中原经济区建设明确提出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一战略定位极大提高了河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亿万中原儿女肩负起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使命,努力破解传承和创新两大难题,努力探寻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中原力量。  扮靓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日前,国家下达河南省2011年度首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3.55亿元,用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管理、大遗址保护展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17
11-11

国家下达首批3.55亿专项经费用于河南文物保护

日前,国家下达河南省2011年度首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3.55亿元,用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管理、大遗址保护展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博物馆免费开放等华夏历史文明保护传承工作,首批经费已高于2010年度国拨经费总数。  国务院近日出台指导意见,明确将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为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这是中国主体功能区划中唯一明确了传承文化使命和功能的经济区域。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说,
17
11-11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中文名称: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英文名称: Capital Cities and Tombs of the Ancient Koguryo Kingdom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于 2004 年 7 月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C 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高句丽项目符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六个标准中的五项。包括:它体现了人类创造和智慧的杰作;作为历史早期建造的都城和墓
17
11-11

隐秘村的古老与变迁

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地的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汝村,过去被世人称为“隐秘村”,如今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第一生态村”。  尼汝山高谷深,雪山皑皑,草木茂密,自然风光独特,生态环境保护完好,吸引着众多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研究,文人墨客采风写生,还有旅游观光者被尼汝的风光风情所倾倒。  省政府及其迪庆州在1999年至2003年开展“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迪庆片区申报遗产工作时,先后组织国内
17
11-11

京杭大运河将整体申报世界遗产 北方终点什刹海参与申遗

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什刹海,未来有望以世界文化遗产的身份呈现在世人面前。昨天,记者从西城区获悉,作为京杭大运河北方终点的什刹海,正在为大运河整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开足马力:腾退修缮文物、改善水质、还原风貌等一系列工程已陆续上马。钟鼓楼下,一个古迹更多、水更清澈的新什刹海呼之欲出。  什刹海寺等将被保护利用  自公元1293年,京杭大运河直通什刹海开始,至公元1432年,通惠河城区段停航,什
17
11-11

西夏陵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11月16日上午,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宁夏文化界的又一盛事“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启动仪式”将于23日在西夏陵景区举行。  西夏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被誉为“东方金字塔”。1988年,就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公布为中国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普遍关注的文化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
16
11-11

云冈石窟发现寺院遗址印证《水经注》有关描述

云冈石窟窟顶考古发掘又有惊喜!记者今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云冈石窟窟顶去年发现的北魏寺庙遗址约四百米的地方又发现了一处规模更大的北魏至辽金时期佛教寺院遗址。这一发现更加充分地印证了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关于云冈石窟当年“山堂水殿,烟寺相望”的描述。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庆捷介绍说,新发现的寺院遗址位于云冈石窟窟顶八字墙以东一带,面积约五千平方米。发现的主要遗迹有塔基、
16
11-11

山西云冈石窟发现北魏至辽金时期佛教寺院遗址

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山西云冈石窟发现一处北魏至辽金的佛教寺院遗址。  据了解,这处佛教寺院遗址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位于距离去年发现的北魏寺庙遗址400米的地方,分为现代层、明清层、辽金层和北魏文化层四层,发现的主要遗迹有塔基、铸造井台、熔铁炉、灰坑、水井、建筑遗迹等。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庆捷介绍说,该遗址是北魏云冈寺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现有助于了解北魏云冈寺院在不同时代的
16
11-11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文保加快“实物备份”

针对石质文物无可避免的逐年风化问题,云冈石窟研究院近年加快了立体保护措施的跟进。除了山体防渗、窟檐恢复准备及周边环境整治,专业工作者对重点窟龛雕像按比例雕塑备份工作也在积极进行。记者昨日在该院美术研究室见到,由研究室主任、文博副研究员毛志喜雕刻的16件圆雕、高浮雕和浮雕备份作品,已完成石膏版的制作。经过后期倒模制成铜铸版后,将进入北魏文化陈列馆收藏。  据介绍,经过1600年的风雨侵蚀,世界文化遗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