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11-03

莫让文明仓皇地消逝

最近,世界各地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在强悍而无情的天灾人祸面前,脆弱而不可再生的文物所遭受的伤害同样令人忧伤。   据日本文化厅的调查报告称,3月11日的9级特大地震和海啸,造成日本128件(处)文化财产严重受损。被称为“日本三景”之一的风景名胜地松岛受灾严重,国宝瑞严寺遭受重创。   还有阴晴不定的中东。3月16日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发出呼吁,要求相关各方能够采取措施确保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亚境
29
11-03

文化遗产重在“神韵”

自200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福建土楼这一“世界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近来因一部名为《土楼神韵》的歌舞剧,再次走进了公众视野。   “岁月如圆,起止在何方?楼里春秋楼外羡,回首望,几沧桑。”在这部福建永定县打造的歌舞剧中,客家先民悲壮迁徙、夯筑土楼、漂洋过海等历史场景的再现,迎春牛、打新婚、猜拳舞狮等客家风俗的展示,深刻诠释了土楼所积淀的厚重文化,同时唤醒了海内外客家人的共同记忆。
28
11-03

四川九寨沟景区4月1日将全面开放 春暖花开冰消雪融

记者25日从四川阿坝州九寨沟景区特管理局获悉,4月1日九寨沟景区进入旅游旺季,原始森林、天鹅海、老虎海栈道等封闭保育景点将全面开放。  据介绍,为了保护九寨沟景区的生态环境,九寨沟景区管理局在每年11月16日至来年3月31日期间,对景区原始森林段、老虎海-五花海段、树正-盆景滩段等景点及栈道进行封闭式养护。  眼下正值九寨沟春暖花开、冰消雪融的好时节,栈道和景点的全面开放,将增加游客与大自然亲密接
28
11-03

中国将与苏格兰合作开展清东陵数字记录工作

3月24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在北京会见了来访的苏格兰企业、能源与旅游大臣吉姆·马瑟一行。双方就中国通过河北省清东陵项目参与“苏格兰世界十大遗产计划”交换了意见,并签署了合作开展此项工作的联合声明。   顾玉才表示,我国政府对这项合作非常重视,此前已委派专家赴河北省清东陵进行实地考察。这项合作对于加深双方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交流意义重大,也有益于唤醒与普及两国民众参与文化
28
11-03

颐和园今起可认养800棵古树

颐和园800余株古树,10余万平方米绿地首次推出社会认养,今天起,无论是单位、公司,还是市民个人,都能到皇家园林颐和园认养古树和绿地。颐和园管理处与本报共同发起颐和园古树认养活动,此次认养活动是颐和园历史上首次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古树保护中。  颐和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天推出的可供认养古树有800余株,其他乔灌木3万余株,花卉及草坪绿地10万余平米。其中古树以松柏为主 ,主要分布在万寿山山
28
11-03

故宫“五一”限制客流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为了能够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参观环境,同时更好的保护故宫古建文物,故宫博物院将在5月1日至3日,首次试行每天总量8万人及团体网上售票等限流、分流措施,控制每日的参观人数。  故宫博物院办公室主任冯乃恩介绍,将观众限制在8万人是对近几年“五一”小长假故宫参观人数统计后采取的一个上限。  这次限定为8万张票,其中4万将通过网上预约方式对旅行社团体进行预售,同时每
27
11-03

联合国机构呼吁利比亚冲突各方保护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23日发表公报,呼吁利比亚冲突各方将军事行动限制在文化遗址以外的地区,以避免对珍贵文物造成破坏。  博科娃在公报中表示,利比亚在文化遗产方面对全人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国的一些杰出遗址不仅见证了利比亚人民祖先在技术与艺术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构成了人类的宝贵遗产。  博科娃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54年通过《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也称
27
11-03

澳门世界遗产旅游博览会: 在旅游会展中发现文化

澳门的名字注定会与世界遗产联系在一起。它拥有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遗产:以妈阁庙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为代表的8个广场,以妈阁庙、郑家大屋、何东图书馆大楼、民政总署大楼、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卢家大屋、大三巴牌坊、哪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东望洋灯塔等为代表的历史文物,以大堂、玫瑰堂、圣奥斯定教堂、圣老楞佐教堂、圣安多尼教堂等为代表的教堂建筑群,共同构建出一个融会东西、色彩瑰丽的文化
27
11-03

山西应县木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昨日,记者从山西省文物局了解到,应县释迦塔,又称应县木塔,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现在,各项申报工作已全面展开。  目前,应县文物局正在联络全国著名文物专家,组建申报专家组,并编制释迦塔规划、申遗文本等资料。申报资料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完成后,上交山西省文物局审核,然后再由国家文物局将申报资料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不久,朔州市投入1000万元对木塔进行养护性维修。  应县文物局局长赵藏介绍,去
27
11-03

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万余株“高龄”古树期待认养

河北易县清西陵文物管理处24日透露,针对景区内万余株松柏树龄超340年、自然死亡数量日趋增加的现状,即日起,该管理处面向社会征寻古树认养个人和单位。  据介绍,目前清西陵景区内有16000余株古松柏树龄已达到340年以上,这些古树对研究历史变迁、气候变化、环境演替、人文风俗等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树木“高龄”的增加和自然死亡(主要原因是虫害和风雨雷击原因造成的),古林木数量正以每年死亡20多株的速度急
27
11-03

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发展滞后亟待关注

荔波县翁昂乡地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腹部。国土面积173.37平方公里,辖2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1273户4559人,耕地面积6105亩。受地理位置因素制约和历史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群众主要从事传统的种养殖业,2010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1200元贫困线以下有1380人,占总人口数近三分之一,危房数479户1757人,属三类贫困乡。全乡
27
11-03

大足:为千手观音保护培养人才

3月25日,在重庆市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内,2011年彩绘贴金石质文化专项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开学典礼正式举行。这个培训班的开设将为大足千手观音本体保护培养专业的修复人才。  “像这样专业化、专题化,针对性如此强的培训班,在中国文物界,可以说是具有开创性的。”在开学典礼现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柴晓明对此做出了很高的评价。  该培训班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重庆市文物局联合主办,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承
27
11-03

八达岭长城景区加入“地球一小时”活动

世界文化遗产八达岭长城一直致力于环保活动的推广,3月26日,八达岭长城景区加入“地球一小时”活动,提出“熄灯一小时,我们来观星”新的主题。熄灯是一种信号,是向他人传递对保护地球环境的决心,也是对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和地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的一个承诺。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发起的一项自发的、可持续的全球性活动。而八达岭长城景区提出的“观星”主张象征着希望,代表着行动。
27
11-03

法国专家赴北京周口店遗址考察座谈

3月23日上午,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讲师、前佩里戈尔德文化节主席苏莱先生一行2人到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考察座谈。遗址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董翠平、副馆长王得军及相关人员接待。  在遗址二楼会议室,董翠平常务副馆长就周口店遗址的保护、管理、展示和新馆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苏莱先生就此行的目的进行了阐述:他们利用高科技手段复制的拉斯科遗址洞穴,将在2014年完成,之后将在全球进行巡展。周口店遗址和拉斯均为史前遗址,希
26
11-03

世遗大会“绕过”巴林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决定,把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会址由原定的巴林首都麦纳麦挪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所在地法国首都巴黎。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说,“巴林王国当前局势”是改变会址的原因,先前已就这一变动与巴林当局沟通。改变会址后的本届大会会期不变,时间仍为今年6月,具体日期待定。   世界遗产大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例会,每年召开一次,审批各地申遗的文化和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