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0-07

南京古城保护又一次“被缩水”

——记逸仙村被拆除及南京近年来历史街区的消亡  5月9日晚,我接到著名文物保护专家谢辰生先生的电话,他让我尽快和在南京的姚远联系,并说南京又开始拆除一些重要的民国建筑。  和姚先生通完话,商定10日上午赶到南京看现场,电话刚放下,徐苹芳先生来电关注此事,言明这一件事必须彻底查清。据徐先生说,这一次南京市文物局的同志做得不错,接到举报后责成玄武区文化局现场调查,区文化局立刻和负责拆迁工程的玄房拆迁有
09
10-07

圆明园,历史记忆将遭遇高端旅游?

一个世界级“文化地标”的突围困境  [提要] 而在规划者眼里,圆明园外围总长近二十华里,面积合计五千多亩,是北京“五环”以内最后一处没有开发的上佳地块,“上风上水”,前途无量。听闻选址地并非在遗址上,而是在圆明园界域内的周边地带,68岁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城北先生并没有松一口气。  一个世界级“文化地标”的突围困境:  圆明园 历史记忆将遭遇高端旅游?   相关新闻:    圆明园外将建主题
09
10-07

遗址保护 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国家文物局不久前公布了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据透露,在这份名单中,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内蒙古赤峰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山东高青陈庄西周城址等,都是在配合国家城建开发或道路建设时获得的重大意外发现。这样的意外接踵而至,古遗址连连破土而出,文物学家自然惊喜万分,但对规划设计学者来说却面临意料之外的“难题”——原有的规划是否放弃?遗址发掘后怎样保留才是最佳方案?对此,常常各执一
07
10-07

让世博成为遗产保护的“课堂”

“‘死’了都要来,这就是上海世博。”这是某媒体报道上海世博会的开篇之语。虽然夸张了些,却也生动地传递出上海世博会对于各国及其民众的吸引力。据统计,世博会召开期间,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将达到7000万人次。如此规模的公众活动,不能不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4月15日,世博会新闻中心已收到近1.4万名记者的注册申请。而外围的非注册记者群体数量或许更加惊人。规模庞大的媒体
05
10-07

南非八处世界遗产

2007年末,《旅行者》行业大奖获奖名单揭晓,南非荣获最佳原生态目的地大奖。此次大奖是首次由中国独家专业旅游媒体对全球旅游行业服务机构发起的一次客观全面的行业评选活动。具有独特魅力的自然景观是南非的一个巨大组成部分。国家或私人拥有的动物保护区或动物园占全国近20 % 的土地资源。  自然考察  将野生动物观赏与科学研究考察相结合的旅游方式无论对游客还是对科研机构来说都不无裨益。在参观考察期间,旅客
05
10-07

南非旅游局推荐线路:世界遗产及国家公园之旅

第一天:飞往坦博国际机场-入住酒店  第二天:游览宪法山游览-马罗蓬游览-午餐-游览洞穴-前往约翰内斯堡-Melrose Arch的建筑和公寓楼  第三天:前往坦博国际机场,飞往德班-午餐-游览德班和黄金里程大道  第四天:参观米德兰漫步区-午餐-大教堂峰顶区  第五天:Ukhahlanga-Drakensberg Park公园-巨人城堡自然保护区-午餐-岩画艺术中心游览  第六天:前往圣卢西亚-
11
10-06

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活动精彩纷呈

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 在我身边”。5月26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在京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有关部门、苏州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同志通报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安排。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中国文物报、中国文化报等主要中央媒体和驻京媒体记者40余人参加新闻发布会。  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既富特色又有较强倡导力
18
10-05

"世遗"的背后 福建土楼保护与开发一样困难

未能列席“世遗”榜,已是平和土楼的一次遗憾,而一座知名土楼的倒塌,又让专家和政府部门痛心不已。财力不足而又想奋起直追的平和县选择了“引资开发”这条捷径,不想又遭遇风波。  对土楼进行保护性开发,是一个机遇,也是一道难题。  两个多月来,杨丽华的内心充满失望。  杨丽华是漳州市文管办主任,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费尽心血参与促成的这桩她认为绝对利民、利一方经济发展的好事,村民为什么还要闹下去。    据
18
10-05

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重大考古发现

镇江双井路考古发现的宋元仓储遗迹和元代石拱桥2009年镇江市政府启动了“双井路片区旧城改造”项目,该建设项目占地20公顷,位于古运河入江口的东岸地带,是古代江、河交汇的地方,也是镇江历史文化遗产埋藏丰富的地区。为抢救和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镇江博物馆考古人员配合对该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先后发现了宋、元仓储遗迹、元代石拱桥。  一、元代石拱桥遗迹  为单拱
18
10-05

从单兵作战到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10年前,在文博领域讲保护科技,无论是在博物馆还是考古单位,都是一个十分羸弱的字眼,往往只有很少的单位里极个别的人在默默地从事着保护科技的研究工作。这种局面在近年有了一个明显的改观。我们发现,随着文博领域开放合作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投身到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工作中,科技组织形式日趋多样,社会优质科技资源大量涌入,科技基础条件逐步完善,科技创新环境日益优化。可以说,行业科
18
10-05

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研讨会

2010年4月23至24日,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的“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研讨会”在山西太原召开。来自住建部城建司、规划司、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各省住建厅等有关领导,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大学、中规院名城所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避暑山庄、五台山、苏州古典园林、皖南古村落、武夷山、庐山、三清山、武陵源等世界遗产地的管理者,围绕中国世界遗产地监测工作、亚太地区第二轮定
18
10-05

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考察指导青海玉树保护遗产

4月26日至29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带领专家组一行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现场考察、指导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专家组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研究院文化遗产研究所、敦煌研究院、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以及青海省有关单位的古建筑、规划、壁画、岩土、考古等方面的专家组成。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厅长曹萍、副厅长冯兴禄,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等陪同考察。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化遗
14
10-05

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初评揭晓

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三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活动初评揭晓,柯伟煌等19位个人和河南楚长城保护团队入围,光明日报被推选为“文化遗产保护媒体宣传奖”入围单位。   由11位业内外知名人士组成的初评评委会,按照“责任”“影响力”和“价值”等评判标准,对参评人员进行了初评。经过评委会的审核投票,柯伟煌、小岛康誉、王勇超、姚远、冯永华、诸葛蓉、河南楚长城保护团队等20位个
01
10-04

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形势严峻

全国水下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今天在北京落下帷幕。水下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领域,也是一项新兴的课题。目前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形势严峻。   我国海岸线漫长,航海历史悠久,水下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谈到这方面情况,负责“南海一号”和“南澳一号”沉船考古工作的广东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卜工介绍说:“我们的海域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我们的海岸线18000多公里,水下文物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还是在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