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金沙遗址正抓紧完成较完善的申遗文本编制

日期:2023-09-07  访问量:701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试运行一个多月以来,观众络绎不绝。人们对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度也十分关心。日前,记者采访了负责申报文编制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世界遗产中心三星堆-金沙遗址申报团队成员郝爽。

1.png

图说: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及周边航拍。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申报须满足3个条件

郝爽介绍,一个遗产地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须满足3个条件:

第一是遗址要有突出、普遍的价值,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普世性,能为全人类所共同享受的和认可的价值;第二是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真实性指遗产能够真实地传达历史上的信息,不能是中途毁掉,后人凭借没有历史实物的支撑凭空臆造出来的,完整性是指遗产必须是完整的,各个要素是没有缺损的,不能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第三还需要有一个运转良好的保护体系作为支撑,要有专业的机构对遗产地管理,也有充足的人员配置和资金保障。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中心的团队负责编写三星堆-金沙遗址的申遗文本,这是最终交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文件,它将对三星堆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进行论述,通过实际存在的遗址、文物等综合论证,同时和国内外同时期的青铜时代文明遗址作出对比分析,阐述三星堆具备的特征是其他遗产所不具备的,具有突出的价值。

提升遗产管理水平

他表示,三星堆申遗为了维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升遗产的管理水平,也需要进一步努力,对遗产现场进行环境整治,恢复历史上的景观和山水格局。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落成开放后,馆内展示比较完善,未来对遗址的现场展示也非常重要,如出土这些文物的1-8号祭祀坑,它们在城内具有的非常重要的地位;还有通过城墙遗址反映的三星堆城址格局、城墙的砌筑技艺等等,这些历史信息必须通过遗址本身的现场展示才能反映出来,这应当是三星堆今后在展示方面需要努力的方向。

2.png

图说:三星堆第二次考古时6号坑木箱提取。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此外,还要有健全的遗产监测系统,它对应的是提升遗产地的保护管理能力。监测系统可以通过一些设备对遗址存在的病害如开裂、沉降等,以及气候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数值的变化,能够判断哪些影响因素可能会对遗产的保存造成负面影响,提前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一般会建议遗产地做一个集成的在线预警平台,同时对不同的因素监测预警,同时也能处理其他一些管理性工作。这种系统的监测对遗产地的管理有着明显提升的作用。”郝爽说。

会形成电瓶车游览线路

目前,三星堆还没有探明作坊区域的位置,还有贵族墓葬区,这也算是三星堆一个未解之谜。通过祭祀活动的开展可以看出,三星堆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权力掌握在宗教群体和贵族手中,但没有找到他们的墓葬地。另外,三星堆的青铜器基本都是在本地制造的,但目前没有发现生产作坊,如果在未来的考古中能找到,对凸显三星堆的突出普遍价值也是非常大的帮助。郝爽说,将来三星堆城池的遗址和博物馆会形成一个游览线路,观众可以乘坐电瓶车从博物馆到遗址现场,对三星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郝爽表示,在国内的遗产地里,三星堆的研究比较充分,展示也有一定基础,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目前,申报团队和三星堆管委会在共同努力,尽快完成比较完善的申遗文本和相关材料的编制,全力推进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申遗进程。

3.png

图说:纵目青铜面具。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考古工作仍在全面推进

据三星堆遗址管委会介绍,目前考古工作仍在全面推进。继第二次考古发现新的6个祭祀坑,取得重大考古发现后,2022年度青关山、仁胜村、祭祀区和月亮湾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在月亮湾发现大型建筑基址遗存,祭祀区大棚西侧发现青铜器残件和大量玉石器碎片堆积。2019年,三星堆研究院挂牌成立,开展多学科研研究工作,强化申遗支撑。安防体系也在逐步建立健全。按照申遗的要求,对3.6平方公里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居民进行搬迁工作、对古城城墙本体和马牧河南北两岸文物埋藏密集区的拆迁工作也在努力推进。

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是古蜀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延绵不断”的重要实证,对于研究文明起源多元性和古代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三星堆遗址先后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大遗址、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单位,与金沙遗址共同作为“古蜀文明遗址”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1年,三星堆遗址管委会同金沙遗址博物馆签订联合申遗合作协议,在各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共同开展编制申遗文本的工作。

登录
注册